2025年起,盱眙啟動三年“掃盲式”技能培訓,通過一二三產全覆蓋的30個技能培養實訓點,面向城鄉勞動者、普通工人和技能人才三類重點群體,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的技能提升網絡,真正讓技能成為勞動者改變人生、實現夢想的“金鑰匙”。
做好“一老一小”的服務保障工作,不僅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今年以來,盱眙縣聚焦技能培訓,大力實施“3310”工程,加快建設涵蓋保育員、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多工種的多元化培訓體系,著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一老一小”勞務品牌,讓服務保障更加可感可及、見行見效。
情系“一老”,構筑銀齡幸福晚年
三月陰雨綿綿的一天,徐青青匆匆趕回家中,迎接她的不是父親熟悉的笑臉,而是一張病危通知書。回想起兒時父親為自己穿衣、喂飯、洗頭的點點滴滴,如今卻在父親最需要的時候,她手足無措、無力相助,最終遺憾告別。幾個月后,她在“盱眙就業”公眾號上看到一則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的招生簡章,那句“養老護理”像一根刺,喚醒了她內心的遺憾與責任。
她毅然報名參加培訓。經過7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從理論知識到實操技能,她逐漸掌握了老年人基礎護理、生活照料、康復保健等多項內容。結業儀式上,作為優秀學員代表發言的她激動地說:“這份技能不僅讓我彌補了對父親的遺憾,更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此次培訓班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雙成職業培訓學校與河橋鎮共同承辦。課程采用“理論+實踐”雙軌模式,50名學員全部通過考核順利結業。截至目前,全縣已開展8期養老護理培訓,累計參訓297人,預計全年培訓惠及800人次。面對日益加劇的人口老齡化趨勢,盱眙縣主動作為,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推動傳統“愛老敬老”美德與現代科技服務深度融合,描繪出一幅“老有頤養、學有所用、業有所精”的幸福圖景。
關愛“一小”,呵護兒童茁壯成長
“第一次給仿真嬰兒穿衣服,我手忙腳亂,衣服套上去才發現領子歪了,寶寶脖子都勒紅了。”黃妍回憶起初學育嬰的情景,“但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逐漸掌握了奶粉溫度控制、尿布更換、洗澡技巧等實用技能。”
不僅是新手父母,許多從事幼兒教育多年的從業者也紛紛加入學習隊伍。“我在幼兒園工作二十多年,雖然有一定經驗,但希望通過這次系統培訓,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拓寬職業發展路徑。”葉慧表示。
據雙成職業培訓學校老師于洋介紹,培訓結束后,學員需通過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合格者方可獲得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育嬰員、居家護理員、康復醫院護理員等崗位市場需求大,薪資待遇可觀,月薪可達5000至10000元,尤其在上海、杭州等地就業機會豐富。”
為確保培訓成果真正落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不僅注重技能傳授,更強化就業對接,堅持“培訓一人,就業一人”的目標導向。目前已有200余名學員通過培訓成功實現就業。
品牌的價值在于市場的認可與勞動者的收益提升。盱眙縣將持續發揮“一老一小”特色勞務品牌的示范引領作用,以技能培訓為抓手,以就業創業為導向,讓更多勞動者在養老服務、嬰幼兒照護等領域錘煉本領、擦亮品牌,生動詮釋“小產業撬動大發展”的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