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縣民政局緊扣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在民生保障、困難救助、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殯葬改革等方面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托起困難群眾穩穩的幸福。
一站式養老,讓溫暖只有“一碗湯的距離”
2127名分散特困老年人“應養盡養”,100多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按需入住”,為1200余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通過這些措施,許多老年人及其家庭得以在家中或社區內解決基本生活照料難題。
該局將服務資源進一步向老年人周邊、身邊、床邊聚集,通過12349民政救助熱線挽救了2名空巢獨居老人生命,幫助5名走失老人找回家庭;實施“互聯網+智慧養老”,近2.5萬名老年人享受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助醫助潔、緊急救援等上門服務;失能(失智)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提供護理床位120張,解決失能(失智)人員家庭照護的一大難題;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為5000人次的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機培訓,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跟上時代步伐;建成全市首個適老化產品體驗館,適合老年人用的勺子、筷子,個人移動輔助器具、護理床等一應俱全,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便利。
一盤棋守護,讓童心享有“一輩子的溫暖”
該局始終將兒童關愛保護放在最緊要的位置,將39名散居孤兒、316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712名重殘重病兒童,全部納入保障范圍,全面兜住他們的基本生活;13名兒童督導員和154名兒童主任活躍在未成年人保護一線,開展重點困境兒童個案服務42例,通過“童伴媽媽”一對一結對幫扶舉措,讓陷入困境的孩子們擺脫生存危機,走向新生活;組織全縣孤兒及部分事實無人撫養兒童80余人到縣婦幼保健院開展免費健康體檢活動,全面進行心理健康篩查;實施“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支出資金7萬元,惠及14人次,為困境兒童編織起全面成長的保護網。
面對困境兒童大部分父母不在身邊、缺少陪伴的情況,該局廣泛開展“伴你童行”“幸福樹”“彩虹日”等各類關愛活動32場次,“愛心暑托班”13場次,讓“民政爸爸媽媽”陪伴他們走過人生特殊的階段。
一體化保障,讓兜底更具“一張網的堅實”
一組組數據見證了民政人在保障改善民生重點領域的責任和擔當:城鄉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75元,同比增長3.05%;為全縣低保對象、困難殘疾人、困境兒童等發放救助保障資金15443萬元,惠及54600余人,困難群眾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深入排查整治社會救助經辦工作中“優親厚友”“人情保”“關系保”等問題,及時將不再符合救助條件的43名低保對象、1名特困供養人員、18戶低保邊緣家庭、3戶支出型困難家庭退出保障范圍,將村(社區)、鎮街和縣民政局低保經辦人的近親屬全部納入近親屬備案,確保人民群眾能夠公平公正的享受保障政策;廣泛開展流浪乞討人員DNA尋親比對,幫助流浪在外34年的貴州籍老人回歸家庭,將長期滯留盱眙縣的38名流浪乞討人員落戶安置,進一步兜住社會最底層困難群眾的底。
在新時代發展中,該局始終秉持創新理念,將一項項在省市先行先試的工作做出了盱眙樣板。作為全省婚俗改革實驗區,盱眙堅持把婚姻工作作為推進移風易俗的關鍵領域,在傳承中創新、在實踐中豐富,構建“四個體系”擦亮婚俗改革底色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馬壩臘塘“臘八條”移風易俗好做法在全市推廣。5月18日,成功舉辦“幸福像花兒一樣”金婚慶典,50對金婚夫婦跨越半個世紀,見證婚姻的堅韌挺拔,傳遞愛的力量。
2025年,縣民政局將持續發揚“嚴快緊實”的工作作風,著力將困難群眾保障得更好、一老一小守護得更優、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得更實,推動現代民政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