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盱眙縣古桑街道以優化升級營商環境為目標,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活特色產業“大文章”。
立足自身優勢,窮追不舍招大引強。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農業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的頭號工程,立足古桑街道自然資源、區位優勢、產業發展三個實際,細化農業招商引資工作舉措,組建一支分管班子帶頭、懂農業產業發展的招商隊伍,赴南京、無錫、常州等地廣泛開展農業招商活動,在全街道營造“外出招商必談農業項目”的招商氛圍。堅持“一個項目+一個專班”跟蹤機制,實行清單化管理,確保項目快落地、快開工、快達效。同時,加強與上級相關部門溝通銜接,對符合條件的農業招商引資項目落實各項優惠政策,確保簽約項目落地見效。全年拜訪農業企業20余家、儲備有效信息線索8條,新招引5家現代設施農業,用于種植西瓜、草莓、葡萄等。
立足營商環境優化,服務企業用心用情。對照“四最”營商環境,牢記“把企業事當自家事”的囑托,開展“一條龍”“套餐式”“送上門”服務,努力做企業發展的“店小二”“貼心人”,為保障農業招商引資提供了良好營商環境。今年以來,為和善園、納美、順康食品等21家企業辦理 40 項事項,涵蓋協調用地、銀行融資、用工招工等方面。同時,落實“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解難題”機制,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強化法治保障,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全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創新構建“111”幫辦服務機制,即:只需一個電話、一名幫辦專員、一鍵反饋企業,江蘇衛視專程前來采訪,《淮安盱眙:提升幫辦服務、加強校企合作助力重點項目提速投產》在新聞 360 播出,受到各方關注和肯定。
立足產業全局,借勢揚帆打響品牌。立足特色資源,堅持文旅融合發展,把握S331省道繞城段古桑境內通車機遇,對標縣內S601風景廊道,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加快推動蔬菜種植基地落戶,力爭把331省道打造成農旅示范帶。依托偉業農莊、淮聚園、吊龍井等本地特色農莊,開展“美味農家樂鄉產鄉游食”系列活動,通過特色農產品展銷會、趣味親子游、篝火晚會、釣魚大賽等積極向外界展示古桑獨特的資源優勢和良好的投資環境,邀請省內外客商前來考察投資,持續做大做響“探幽農莊、盱眙古桑”品牌。建好水稻綠色高效、糧食生產示范點,不斷提升糧食產量。結合全縣龍蝦產業“二次創業”行動,打造古桑萬畝蝦稻共生產業基地,以“陽光露珠”稻蝦米為帶動,形成一批質態優、效益高的農業品牌。
下一步,古桑街道將以項目帶動為抓手,全力以赴推進在談農業項目落地、在手項目建設。同時,嚴格兌現各項優惠政策和有關承諾,千方百計幫助解決問題,積極營造公平、法治的營商環境,不斷為全縣農業產業發展貢獻古桑力量。(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