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創業
一、《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
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對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促進經濟發展進行全面系統部署。為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從強化職業技能培訓角度出發,促進高質量就業、高水平創業。
二、《實施意見》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深化技能人才培養,使之適應產業發展需要,逐漸成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高質量就業、實現高水平創業的重要課題。《實施意見》的出臺旨在以“六大行動計劃”為抓手,突出重點群體,優化政策導向,夯實基層服務,推進技能培訓、創新創業與就業、產業深度融合,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活動包括每年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不少于5萬人次,其中就業技能培訓2萬人次以上;每年引導返鄉創業就業2萬人次以上等。
三、《實施意見》制定的依據
《關于強化職業技能培訓促進高質量就業高水平創業的實施意見》的制定主要依據包括《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蘇政辦發〔2023〕33號)、《關于服務重特大項目(企業)助力高質量發展“八大行動”的實施意見》(淮人社發〔2023〕39號)、《關于印發全市人社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的通知》淮人社發〔2023〕37號
四、《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
一方面,促進就業。幫助城鎮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等群體提高就業穩定性,全市每年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不少于5萬人次,其中就業技能培訓2萬人次以上。對企業新入職員工開展崗前培訓和新型學徒培訓,對緊缺工種開展高技能人才獲證培訓,鼓勵龍頭企業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全市每年開展企業職工培訓2萬人次以上。多領域挖掘特色勞務品牌,到“十四五”末,每個縣區培育打造2個以上省級勞務品牌,實現帶動就業20萬人以上。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創業。引導返鄉創業就業,發揮“頭雁效應”。集成就業、培訓、人才等政策和服務,進一步向返鄉人員傾斜。制定發布創業扶持政策,計劃每年引導返鄉創業就業2萬人次以上。開展創業培訓“進校園”,啟動大學生“創業訓練營”,建立動態跟蹤服務檔案,提供創業指導。組建“創業服務聯盟”,完善創業導師團、創業師資庫,鼓勵示范引領,寬容受挫失敗,提高風險防范能力,讓來淮留淮的各類勞動者安全創業、放心創業。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加強創業師資和運營水平提升培訓,提高基地孵化能力。建設開放共享的創業項目庫,推動創業項目征集與培育、推介與孵化、投融資與轉化的有機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