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過端午,糯米香掛菖蒲”。在盱眙縣淮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農家書屋變身“粽香工坊”,還有搖旱船表演,編艾草龍舟活動呢!一場場充滿傳統韻味與時代活力的端午盛宴傳承著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時代新風,讓這個節日別具光彩。
粽香滿街巷,笑聲傳鄰里
枕水人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瞬間變身“粽香工坊”。翠綠的粽葉、雪白的糯米、甜潤的紅棗整齊碼放,開啟了一場傳統技藝的傳承之旅。“先把粽葉折出個尖角,像這樣……”經驗豐富的村民志愿者化身“包粽導師”,手把手教年輕人卷粽葉。隨后,現場開始自由組隊,捋粽葉、做漏斗狀、填糯米、壓緊實、封口、扎捆等,大家動作從生疏到嫻熟,三角粽、四角粽、創意“小福袋粽”陸續誕生,滿屋洋溢著歡聲笑語。“在實踐站里包粽子,不僅感受了傳統文化,更體會到‘自己動手’的快樂!”村民李大姐笑著說道。小小的粽子,裹住的是鄰里情誼,傳遞的是文明新風。
搖旱船慶端午,劃出鄉村新活力
劃旱船節目上場了!鑼鼓聲驟然響起,只見小劇場文藝演出隊的旱船藝人隨著音樂的旋律,穿著彩色服裝雙手提船,踩著鼓點上場。裝點著蔬果的“小花船”上下起伏,一時頂風破浪,碎步急行;一時平穩劃行,旖旎起伏;一時又在漩渦中旋轉,左搖右晃,如同行駛在河水之中……人群里,驚呼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歡快、輕松的精彩表演,無不傳遞著人們迎接端午節的喜悅之情。
一葉艾草承古韻,千編竹舟載安康
DIY竹編艾草龍舟船,把端午儀式感“編”進生活!淮河鎮龔莊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教室里,藥香與竹篾清香交織。10余名社區青少年圍坐在桌前,面前擺著裁好的竹片和蓬松的艾草。“先把艾草塞進龍舟肚子,這叫‘納福’。”志愿者示范著將艾草團成緊實的團,“再貼上這個‘平安符’貼片……”只見小朋友們往龍舟上粘貼亮閃閃的裝飾貼片、繪制個性十足的花紋圖案,親手將滿滿的“福氣”塞進龍舟里!不一會兒。桌上擺滿了造型各異的竹編龍舟,每個都鼓鼓囊囊塞滿了祝福。通過將傳統習俗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結合,不僅讓包粽子、搖旱船、編艾草龍舟等古老技藝煥發新生,更讓鄰里在互動中增進情誼,讓青少年在實踐中感悟文化魅力。下一步,淮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將繼續以傳統節日為契機,引導廣大群眾在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中深化傳統文化認知,推動新時代文明理念融入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