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持續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通過抓創新機制、抓延伸陣地、抓實施行動,織牢織密織細“制度網”“陣地網”“服務網”,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走心。
抓制度創新 織牢“制度網”
我縣完善聯動、對接、共建“三項制度”,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打造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主平臺,打造專家智庫,加強頂層設計,探索文明實踐夜間模式、共享模式、假期模式,以“三級陣地”為基礎,形成全縣文明實踐“一張網”。優化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網絡模式,精準打造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農業農技等優質服務項目,提供貼心暖心服務。開展文明實踐“星級”陣地和優秀志愿組織、志愿項目、志愿者評選活動,落實激勵褒獎機制,鼓勵引導群眾主動參與文明實踐,實現了理論宣講從“大眾”到“分眾”的轉變,使基層宣講體現時代性、尊重差異性、強調針對性、突出實效性,將宣講從“會場”向“現場”“廣場”延伸,從“一對一”發展為“隨時隨地”,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服務群眾既精準又有溫度。
抓延伸拓展 織密“陣地網”
我縣在延伸拓展、鞏固提升上持續用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從“陣地全面覆蓋”向“全民文明實踐”邁進。用好社會資源,讓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打造文明實踐樣板實踐所(站)示范基地。整合特色村史館、文旅基地、服務窗口、文化廣場等“微陣地”資源,建設文明實踐點、文明實踐角,推動文明實踐向群眾“家門口”延伸。
完善休閑娛樂、讀書觀影、便民服務等設施,推動聯席會單位部門與文明實踐中心資源共享、資源下沉,提升陣地使用效益。實施“陣地+項目+服務+引領”工程,打造“一鍵呼叫”為老服務系統、“鄉風文明監督哨”系統,實現線上調度、線下服務。目前已建成市級樣板實踐所4個、樣板實踐站56個。
抓活動載體 織細“服務網”
通過廣泛開展“文明實踐 我是行動者”主題活動,營造“志愿服務人人可為,文明實踐人人踐行”的社會氛圍。通過“鄉村大喇叭”“小院講堂”“紅色文藝輕騎兵講演”,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力量參與文明培育、文明創建作用,將“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納入村規民約、市民公約,推動新風俗深入民心。依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51個新時代婚慶禮堂、孝老食堂、室外基地等場所,文明實踐積分、道德“紅黑榜”、移風易俗超市等在盱眙遍地開花。
“在開展紅色文藝志愿服務、各類文娛活動的同時,還舉辦健康義診、消防安全宣講等活動,廣場、小區的‘百姓大舞臺’成了傳播文明新風的新陣地。”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副主任于軍說。(通訊員 郁曉艷 丁德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