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全縣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市場預期穩步提升、企業效益持續改善、發展動力不斷增強,主要經濟指標實現穩定增長,經濟運行中結構性積極因素增加,呈現較大發展韌性和潛力。但同時也要看到,受同期基數抬升、部分領域恢復較慢等因素影響,部分指標增勢有所回落,恢復勢頭有所放緩,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亟需夯實。全縣上下錨定全年目標,以扎實舉措全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秉持“攀高比強、跨越趕超”堅定信念,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爭先進位、走在前列。
一、主要經濟指標及GDP主要支撐指標完成情況
(一)經濟總量穩步增長,金融財政增速放緩
三季度,全縣經濟總量延續了年初以來回升向好態勢,地區生產總值穩步增長,同比增長6.7%,高出全國1.5個百分點、高出全省0.9個百分點,保持了高質量發展良好勢頭。財政和金融業增速較上半年均有所放緩,財政收入增速較上半年收窄30個百分點,存貸款余額分別收窄1.7和2.5個百分點。
1.地區生產總值(季度指標,責任單位:發改委)。前三季度,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9.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較上半年下降1.2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6,較上半年下降2個位次。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36.89億元,同比增長3.3%,排名全市第4;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146.5億元,同比增長5.4%,排名全市第5;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185.67億元,同比增長8.5%,排名全市第3。
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責任單位:財政局)。前三季度,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7.5億元,同比增長16.2%,較1-8月份下降4.1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5,較1-8月份下降1個位次。
3.本外幣存款余額(責任單位:人行)。前三季度,全縣本外幣存款余額同比上升16.7%,較1-8月份下降1.5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4,較1-8月份下降1個位次。
4.本外幣貸款余額(責任單位:人行)。前三季度,全縣本外幣貸款余額同比上升17.4%,較1-8月份下降0.5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3,較1-8月份持平。
(二)工業發揮“支柱”作用,實體經濟穩步發展
前三季度,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全部工業開票銷售分別高于全市平均0.9和0.6個百分點,工業經濟充分發揮了“支柱”作用。分門類看,制造業增長6.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7.6%。分行業看,28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15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行業增長面為53.4%,比上半年下降18個百分點;增加值排名前十大行業中,有7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其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95.0%、32.8%。
1.規上工業增加值(責任單位:工信局)。前三季度,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較1-8月份下降1.3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5,較1-8月份持平。
2.全部工業開票銷售(責任單位:工信局)。前三季度,全縣全部工業開票銷售實現242.25億元,同比增長3.1%,較1-8月份上升0.7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排名全市6縣區第3,較1-8月份持平。
3.工業用電量(責任單位:工信局)。前三季度,全縣工業用電量實現1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較1-8月份下降1.5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1個百分點,排名全市六縣區第4,較1-8月份持平。
(三)有效投資持續低迷,建筑業領跑全市
今年以來,全縣新開工項目數量、規模都較去年偏小。受此影響,前三季度全縣規上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和建安工程投資三項投資增速分別低于全市7.3、7.5、1.4個百分點,排名分別位于全市第8、7、5名,缺乏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牽引,整體有效投資相對低迷。建筑業在全國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頂住壓力,高速增長,增速高于全市平均10.5個百分點,領跑全市。
1.規上固定資產投資(責任單位:發改委)。前三季度,全縣規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較1-8月份上升0.7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3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8,較1-8月份下降1個位次。
2.工業投資(責任單位:工信局)。前三季度,全縣工業投資同比增長7.6%,較1-8月份上升7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9.5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7,較1-8月份持平。
3.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責任單位:住建局)。前三季度,全縣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同比增長5.3%,較1-8月份上升8.7個百分點,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5,較1-8月份上升2個位次。
4.建筑業總產值(季度指標,責任單位:住建局)。前三季度,全縣建筑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6.7%,較上半年上升3.9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5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1,較上半年上升1個位次。
5.商品房銷售面積(責任單位:住建局)。前三季度,全縣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6.8%,較1-8月份下降0.3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6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6,較1-8月份持平。
(四)批零住餐回暖明顯,市場活力加快釋放
中秋、國慶假期的提前預熱帶動了我縣消費市場進一步提檔升級,加快釋放了市場潛在活力。前三季度,我縣市場主體逐步回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批發、零售、住宿、餐飲行業增速分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0.6、4.4、0.1個百分點,分別排名全市4、2、3、4名,其中零售、餐飲行業上升顯著,排名較1-8月份上升了5、2個位次。
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季度指標,責任單位:商務局)。前三季度,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49.44億元,同比增長5.2%,較上半年下降1.3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3,較上半年上升2個位次。
2.批發業銷售額(責任單位:商務局)。前三季度,全縣批發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3.7%,較1-8月份下降2.5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4,較1-8月份持平。
3.零售業銷售額(責任單位:商務局)。前三季度,全縣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5.2%,較1-8月份上升7.2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2,較1-8月份上升5個位次。
4.住宿業營業額(責任單位:商務局)。前三季度,全縣住宿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5.1%,較1-8月份下降14.8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4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3,較1-8月份持平。
5.餐飲業營業額(責任單位:商務局)。前三季度,全縣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0.8%,較1-8月份上升8.7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4,較1-8月份上升2個位次。
(五)服務行業加快回升,行業規模仍需壯大
1-8月份,全縣服務行業全面回升,五個行業分別高于全市57.8、13.6、45.6、27.3、14.5個百分點,其中規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規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規上居民服務業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規上文體娛樂業排名較1-7月份分別上升4、1、1、4個位次。雖然我縣服務行業總體增速在全市靠前,但是受在庫企業較少影響,服務業總營收仍處于全市末位,行業規模亟待壯大。
1.規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錯月考核,責任單位:發改委)。1-8月份,全縣規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7.8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2,較1-7月份持平。
2.規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錯月考核,責任單位:發改委)。1-8月份,全縣規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6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3,較1-7月份上升4個位次。
3.規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錯月考核,責任單位:科技局)。1-8月份,全縣規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9.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6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1,較1-7月份上升1個位次。
4.規上居民服務業、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錯月考核,責任單位:發改委)。1-8月份,全縣規上居民服務業、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7.3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5,較1-7月份上升1個位次。
5.規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錯月考核,責任單位:文廣旅局)。1-8月份,全縣規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5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3,較1-7月份上升4個位次。
(六)居民收入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前三季度,全縣人民生活持續得到改善,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居民購買力進一步增強,物價指數更趨向于合理區間,CPI指數由上半年的2.2%下降到1.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上半年分別上升0.4、0.3、0.6個百分點,全體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較上半年上升2、1個位次。
1.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季度指標,責任單位:發改委)。前三季度,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8882元,同比增長6.9%,較上半年上升0.4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2,較上半年上升2個位次。
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季度指標,責任單位:發改委)。前三季度,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37695元,同比增長5.7%,較上半年上升0.3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2,較上半年上升1個位次。
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季度指標,責任單位:發改委)。前三季度,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9604元,同比增長8.1%,較上半年上升0.3個百分點,跟全市平均水平持平,排名全市第4,較上半年下降1個位次。
二、存在問題和短板指標分析
(一)產業結構有待優化,總量核算不占優勢
前三季度,我縣一二三產增加值占比為10:39.7:50.3,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高,八縣區排名第二僅次于漣水,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低,八縣區排名第五。從全市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速來看,一二三產增速分別為3.3%、5.3%、9.7%,呈階梯狀上升,三級階梯分別相差2和4.3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三產占比越高,一產占比越低對GDP核算更加有優勢,而我縣目前產業結構特點為一產較高、三產偏低,有待進一步優化。此外,從我縣服務業在庫企業數量和質量來看,目前在庫服務業數量為全市最低,服務業整體規模偏小嚴重制約了我縣第三產業經濟向好發展。
(二)優質樓盤存量有限,在庫規模亟待提升
從我縣在庫房地產企業數量來看,目前在庫僅為37家,較2022年末減少19家,數量為近5年來最少,難以支撐我縣房地產經濟數據質量。其次我縣房地產市場目前在售優質樓盤不多,伊頓藍庭、御景學府等優質樓盤已售空,崇文府、金海鉑樾等樓盤可售面積不多,銷售面積為負增長,新的優質樓盤資源有限,難以形成有效接續。此外,受去年同期基數較大影響,全年房地產銷售面積想要收窄降幅面臨較大挑戰。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加強服務業列統培育,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列統企業是社會經濟運行發展的關鍵基石,是統計數據得以體現的重要載體。針對我縣目前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相對較低、在庫服務業企業數量少的現狀,建議發改委等主管部門抓住年度列統企業申報時間節點,認真排查梳理年度上報企業,盡早達標納統,進一步壯大我縣服務業列統規模,發揮新增企業對我縣經濟增長的進一步拉動效應。
(二)加快項目攻堅步伐,提升投資項目轉化率有項目才有發展,有投入才有產出,建議加快推進重大項目進度,加強項目進展情況跟蹤排查,盡快解決有關程序問題,力爭早開工、多開工,盡快形成有效投資。同時做好項目招引儲備,立足我縣產業優勢,圍繞產業鏈創新鏈全力招商,特別是“風口”產業項目,要全力攻堅,落地更多具有產業爆發力、長遠競爭力的優質項目,為我縣經濟長遠發展積蓄更多后勁。
(三)全面梳理可開發樓盤,有效提振房地產經濟房地產方面,建議搶抓“金九銀十”房地產黃金銷售期,用足用好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提升群眾購買意愿,激發市場活力,有效提振房地產市場。針對我縣房地產在庫企業數量少、質量不高的現狀,將全面梳理全縣現有可開發樓盤,一方面,督促未竣工的房地產項目加快建設,爭取早日竣工;另一方面,建議主管單位招引一批具有潛力的優質房地產項目,進一步壯大我縣房地產在庫企業規模,為我縣房地產經濟注入新的源頭活水。
總體來看,前三季度全縣經濟穩步增長、平穩運行。但也要看到,目前世界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導致大環境需求動力不足,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四季度,全縣上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奮力促成我縣列統企業規模做大做強,全力推進各項政策落地顯效,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